当前位置:思政首页 >> 实践教学管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阅读经典” 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2020-09-12 13:53

一、理论指导(2学时)

(一)实施目的

使员工对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有深刻的认识,让员工更好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员工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坚持四个自信并在实际中努力践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要求员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中国近现代以来相关历史经典著作并且撰写读书报告。

(二) 方法指导

    为了让员工能够很好地写出优秀的读书报告,在一开始老师需要给员工讲授如何写作读书报告。

1读书报告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书籍简介,概括的主要观点可以重点指出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然后是最重要的部分评价和观感。评价和观感主要指本引发的共鸣、疑问及反思思想上的转变期望等等

2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第一,反复阅读著作。

第二,确立论题。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

第三,做好读书摘记

第四,精心撰写读书报告。

3写读书报告的注意事项

读书报告的文体不限,散文、心得或学术性的论文都可以。边看边写摘记边思考一本书尽可能多读几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报告要有阅读者自己的独立见解,切忌通篇大量照抄原文批评或肯定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二、过程监控(4学时)

1确定阅读书目

确定阅读书目要结合教学目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定不同的书籍、并且要求员工随着教学进度的前进要不断阅读不同的书籍。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阅读的经典书目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书籍,涵盖的历史阶段主要包括清王朝时期,例如鸦片战争前的满清帝国,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晚清重要人物及思想家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及思考、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还包括辛亥革命、民国历史以及新中国历史这几个重要的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组拟定具体的阅读书目。

参考阅读书目: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三联书店,2012

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三联书店,1995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郭嵩焘,《使西纪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华书局1994年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晚清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版。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版。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2013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读书报告评价

员工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作为实践考核作业,这样可以促使员工认真准备,精心撰写。教师负责评判被给出等级分数。

3精选优秀读书报告

为了进一步鼓励同学们阅读精典的兴趣,本课程实践指导教师首先将各自所教班级的读书报告进行初次审核,然后课程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统一标准,严格评比,精选出优秀的读书报告。

三、总结展示 2学时

本课程实践指导小组将所有的读书报告进行评比,将优秀的作品进行网上或户外集中展示。优秀作品可以集中起来,编制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员工实践成果汇编》。

其它特别说明

所有与本实践课程相关资料(包括员工成果)未经允许,请不要上传互联网或在其它任何媒体上刊发。